文章摘要
以GABAA受体为靶点的麻醉和镇静药的应用进展
  
DOI:10.12089/jca.2020.03.021
中文关键词: 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81571026,81860639)
作者单位E-mail
林博浩 563000,遵义市,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  
罗天元 563000,遵义市,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  
喻田 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麻醉与器官保护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  
余守洋 563000,遵义市,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脑科学特色重点实验室 yushouyang@foxmail.com 
摘要点击次数: 4339
全文下载次数: 2179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在中枢神经系统(central nervous system, CNS)中,γ-氨基丁酸(γ-aminobutyric, GABA)受体以两种形式存在:GABAA受体(γ-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s, GABAAR)和GABAB受体(γ-hydroxybutyric acid receptors, GABABR)。GABAAR是五次跨膜的配体门控通道的半胱氨酸环家族,在大脑调节记忆、意识及睡眠中具有一定的作用。GABAAR有许多亚基,它们决定受体的亲和力,传导性和其他性质。在人类中主要有6个α亚基,3个β亚基,3个γ亚基及δ、ε、π、θ等15个亚基。GABAARS参与调控全身麻醉:催眠、抑制脊髓反射和遗忘效应。不同全身麻醉剂和镇静药与GABAAR相结合,增强GABAAR介导的抑制作用。GABA受体激动药与GABAAR不同的亚基结合而发挥麻醉与镇静作用,例如苯二氮类药物与GABAARα1受体结合而发挥镇静作用,与GABAARα2受体结合而发挥抗焦虑作用。GABABR主要参与酒精与疼痛所引起的行为动作,在麻醉与镇静中无明确作用,巴氯芬就是一种选择性GABABR激动药。然而,目前临床应用的GABAAR激动药有许多不足,旨在开发理想的麻醉与镇静药物。本文主要在总结GABAAR相关的麻醉镇静药基础上重点关注近年来新型GABAAR激动药的研究进展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